[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

发布时间:2019-09-24

经典的书籍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不少的感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欢迎参考~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

第一篇: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

宽阔的大海无边无际,蔚蓝的海面上荡漾着一圈圈粼粼的波纹,飞溅出一朵朵金色的浪花。远远望去,海鸥点点,白帆片片,从那水天相接的地方飘来阵阵海螺声。海,是我心驰神往却又从未去过的地方。

不,或许我去过,去过……我最喜欢《老人与海》这本书。菲力普·扬说:“在现代世界,凡有知识分子的地方,都知道海明威。”而凡知道海明威的人都知道《老人与海》。《老人与海》篇幅不长,情节简单,但含义深刻。就如海明威自己所说的那样,他描写了“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条真正的大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

《老人与海》讲述了渔夫圣地亚哥老人在空旷寂寥的大海上,面对危险和挑战,独自一人与大马林鱼和鲨鱼战斗的故事。我读了这本书后,看到了圣地亚哥身上的宽厚、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老人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充满了宽容和感激之情。比如对陪伴他的孩子曼诺林。同时老人也坦然面对生命中的不幸,以一种积极勇敢的姿态去迎接,比如对捕不到鱼以及孤独。即使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老人依旧泰然处之,并且心中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因此他才能勇敢顽强地去迎接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挑战,跨越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险阻。

我想,这正是老人给我们精神上最深的洗礼,也正是我们在变幻的生活中不变的精神追求。在故事中,老人费尽周折捕获的大马林鱼最后被鲨鱼啃食殆尽,也许我们都对此感到惋惜。毕竟,老人失败了,他最终没有保住可以卖钱从而维持生计的鱼肉,只剩下一副鱼骨。但是,这副巨大的鱼骨不正是老人坚强意志的体现吗?所以,他在精神上是个胜利者,他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在与鲨鱼群的搏斗中,他的鱼叉、小刀、短棍都相继被带走、折断、弄丢了,而老人就继续用舵战斗,一直战斗到他无法再战斗为止。书的结尾,老人和孩子还计划着再次出海。老人永不放弃、锲而不舍的毅力在捕鱼和护鱼的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他战胜了自我,超越了极限,实现了其生命的价值。老人的乐观自信和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正是我们面对漫长而又艰难的人生道路时宝贵的精神财富。老人已年迈,但心依然年轻和顽强,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的我们,不正是需要这种昂扬的精神吗?

《老人与海》中老人的捕捞生活还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统一对立的关系。老人在海上劳作,需要征服和控制大海,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老人对大海的由衷赞美,他爱大海的温柔和给予。老人与大马林鱼周旋,要钓它上来并杀死它,但老人欣赏它的精神又亲切地称其为兄弟,也为要杀死它而伤心。老人热爱自然,他同情小燕鸥、海龟,喜爱飞鱼、海豚、星星,尊重并把它们当做朋友。这种联系,是大自然与人的和谐,更是我们当今所期盼的。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个“打不败”的老人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人的肉体可以被毁灭,但是人的精神永远打不败,只要你愿意!以勇气和行动去反抗人生的宿命,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我知道,在故事中,老人捕鱼的那片海很美、很美,我也想去那片海,或许我去过,去过……

第二篇: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

《七律·长征》是毛主席在红军长征途中,经受了无数次困难后,写下的一首满怀豪情的壮丽诗篇.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途中,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无数敌军,跋山涉水,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余里,出发人数有30余万人,到达时只剩下了3万左右。

万里长征艰苦卓绝。在诗人笔下,却全然没有困难忧伤的描写,全诗豪迈优雅,似闲庭信步。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艰辛在诗中就像不足道来的区区小事。五岭山脉像细小的波浪,险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跳动的泥丸。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红军命悬一线,在诗中,“金沙水拍云霞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似乎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经历苦难对热爱生命的人也成了一种美好的事情。

通过诵读这篇经典诗歌,我深刻地体会到毛主席的革命大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长征途中,面对无数的艰难险阻,时刻面临的危难时刻,但红军却能跨越万丈深渊,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与希望,并且用顽强的毅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挽救了中国的革命。这都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支撑着,让他们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要知难而进,目标明确,要拥有一颗百折不挠、坚强的心,把苦难看作是一种磨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藐视困难,乐观向上,我们定能在生活的大海上乘风破浪,驾船远航。

第三篇: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

如果想为自己风风火火的都市生活或是疲倦重复的农家生活打开另一扇窗,徜徉在另一个世界中,那摸,读书吧。当基辛格不再担任美国国务卿时,他曾说过:“卸职以后最大的喜悦是不需要整天再看文件,可以读自己喜爱的书。”想不到,书籍对他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在标新立异的现代生活中,与书本竞争的对手太多太强了。人们可以轻松地敲着电脑键盘,打出一行行大小均匀的文字,研读诗书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可昼夜不停目不转睛地关注股票的张跌,却不爱翻阅唐诗宋词元曲;人们有了痛苦烦闷宁愿上麻将桌下舞池去发泄,却不愿静下心来反思以寻求心灵的澄明……他们疏远了让他们返璞归真的心灵殿堂——书籍。他们宁愿用焦油和酒精来麻醉自己,却不屑光顾这片乐土。他们的精神家园在何方?他们的理想、情感寄托在哪儿?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的范围也在日渐扩大,不仅指狭义的书报杂志,还包括教育性的电视和广播等等。说真的,现在坚持日日读书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其实,现代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读书。衣着能赋予你外在的美,读书能给你气质的美。人不能事事靠直接经验来感知世界,读书获得的间接经验能使你大大加快走向世界、了解世界、融入世界的进程,读书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能使人的心灵摆脱尘俗的纷扰,飞升到一个绚丽神奇的世界。只有在这个世界里,你才能超越时间的限制,去感知、探求人类的一切。惟有读书能够让我们在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两极中保持宁静与平衡。16世纪一位西方哲学家说:“当 我有些钱的时候,我买书,剩下的钱再去买食物和衣服。”物欲就像茫茫沙漠,没有一条路可以寻到绿洲,而精神的财富却像曲径通幽,妙趣通无穷。与其花钱买到名牌时装美一时,不如投资书籍终生受益。

清贫把持不当,就会变成寒伧;小康处理不妥,便会陷入俗气。清贫而不寒伧,小康而不俗气,关键是要有书卷气,而不是市俗气。如果你热爱知识,即使失去财富,你还是富有的;如果你只爱财富,失去它你会一无所有。

尼克松说:“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袖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伟大的读书者。”有人说,一本好书是不会寂寞的。实际上,读者更不会寂寞。一卷在手,神游天地,俯视苍穹,与那些伟大的心灵对话,和自然界的万物沟通与交流,那才是世上最美的享受。

读书,是充实生命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书中自有黄金屋”已不是对知识宝库的科学估价。因为书籍不是名利场,所以在书海中漫游,不用费心计算美钞英镑与法郎。因为书籍不是物欲角逐圈,所以,在书山上攀登,只有需尽心享受自然与恬静即可。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